高压氧对迟发脑血管痉挛疗效显著

发布时间:2019-04-11 15:54:36
作者:陈晨
来源:弋矶山医院

“冰轮杯”氧与健康网络科普大奖赛参赛作品(临床教学类19)。

6次高压氧治疗过后,患者家属对高压氧的态度由疑虑重重变成了千恩万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患者王某,女性,54岁,于2018年12月18日 20时许在家中洗澡时突然晕倒,被家人发现后立即送医,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于次日凌晨转入上级医院。急诊CTA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前交通动脉瘤,双侧后交通动脉瘤可能;胸部CT示:双肺炎症。因呼吸、心跳微弱,测血氧饱和度低,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GCS评分E2VTM3,Hunt-Hess分级4级,颈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12月19日09:30-13:00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左侧前交通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术后予预防癫痫,预防血管痉挛、脱水补液及对症治疗。术后的第一日和第二日予以镇痛镇静。12月22日停用镇静药物后,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尚可,言语清晰,四肢遵嘱活动,四肢肌力肌张力大致正常,颈软,双侧巴氏征(-),GCS评分15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

12月26日患者开始出现间断性头痛症状,躁动明显,时有胡言乱语。12月27日全脑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CTP)示:双侧额顶叶见斑点状、片状异常灌注区,CBF广泛下降,CBV正常或升高,MTT、TTD、TTS及Tmax延长,边界模糊,以双侧额叶显著。12月28日脑血管造影见左侧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术后改变,动脉瘤不显影,双侧大脑前动脉通畅,伴有轻度痉挛狭窄,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明显狭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 DCVS)诊断明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在脑血管痉挛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12月29日开始高压氧治疗(压力2.0ATA,稳压吸氧30min*2,中间休息10min,1次/日),治疗3次后患者神志清楚,不再躁动及胡言乱语,自诉头痛症状明显缓解。治疗5次后头痛症状消失。2019年1月3日复查CTP示:双侧额顶叶灌注较前明显改善。1月4日患者在接受了第6次高压氧治疗后痊愈出院。

D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3—14d患者脑底大动脉延迟出现的狭窄,常常伴有受累血管远端分布区灌注减少。近年来,对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及预防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有15%一20%的患者存在卒中或死亡的风险。

防治动脉狭窄引起的脑缺血,保护脑组织免受缺血损伤是治疗DCVS的主要环节,目前还没有预防与治疗DCVS疗效满意的方法。

本病例在常规治疗DCVS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可能机制为:1、通过升高血浆和脑脊液中的一氧化氮水平,降低内皮素-1水平,减轻脑血管痉挛的程度;2、通过提高脑组织的血氧含量,纠正脑组织的缺氧状态,使部分损伤后处于可逆状态的神经细胞恢复功能;3、改善血液流变性,使脑血流量增加,微血管发生舒缩反应,增加缺血区微血管开放数量;4、刺激病灶区域毛细血管新生,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提高血氧弥散速率,增加有效弥散范围,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高压氧科 陈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高压氧康复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市海淀区医学会、南昌大学附属三三四医院。

评委:(按姓氏笔画)丁建章、王有存、王洪斌、文立、宁荣霞、刘青乐、孙明莉、许爱梅、陆敏、李文、李志才、麦用军、彭争荣、蒋功达、谢智慧、滕进忠、潘树义。

审稿:丁建章

编辑:高立斗、汤丹霞、高甜


策划:丁建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