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时各种常见管道如何处理?
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高压氧治疗的疾病种类越来越多,那么遇到有胃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导尿管等情况的患者怎么办呢?
1.胃管:高压氧治疗时患者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气体吞到胃里,减压时,胃内气体体积膨胀,此时若将胃管夹闭,会将胃内容物沿着食道与胃管之间的腔隙推挤至咽部,胃内容物由咽部进入气管会引起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甚至死亡。如果高压氧治疗时将胃管打开泄压,就可以防止胃内容物误吸的情况发生。因此,《高压氧临床应用技术规范》(WS/T 422-2013)中指出,“空气加压舱在加压、稳压时可以夹闭胃管,减压时应打开或全程打开”;氧气加压舱因只能容纳患者一人在舱内治疗,所以“氧气加压舱应全程打开胃管”。为了防止胃内容物污染环境,可将胃管体外端放入空瓶或保鲜袋内将胃内容物收纳。
2.闭式引流管:高压氧治疗时患者如有闭式引流装置,应注意引流管放入液面下的深度,避免因压力变化致引流物返流回胸腔。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高压氧临床应用技术规范》提示大家“空气加压舱在减压时应打开或全程打开胸腔闭式引流管”;氧气加压舱只能容纳患者一人高压氧治疗,空间狭小,由于压力变化,容易引起引流物返流,所以“氧气加压舱不应治疗有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
3.伤口引流管:《高压氧临床应用技术规范》提示,高压氧治疗时伤口引流管“可采用开放引流的方法;有负压引流装置的,应保持装置始终处于负压状态”。其他,如脑室腹腔引流管、静脉(留置针)穿刺管、腹腔(脏器)引流管等因不受压力变化的影响,无需作特殊处理。
4.带气囊的管道:高压氧治疗时气囊内的气体在加压时体积会缩小,失去封闭和固定功能,此时需要补气;减压时气囊内的气体体积会增大,引起气囊破裂或组织压伤,此时需要放气。为减少误操作,方便安全操作,《高压氧临床应用技术规范》对此提出具体操作建议,“使用带气囊的导尿管、气管插管等时,在加压后要将气囊内的气体抽尽,然后按要求重新注入规定量的气体;减压前,也应将气囊内的气体抽尽,减压结束时再重新注入规定量的气体。气囊放气后应密切观察,防止管道移位”。
氧气加压舱因无法陪护,应将气囊改为水囊后再进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