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对医生来说有多重要?

发布时间:2016-04-19 22:06:3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对一个人来说,职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对医生来说,如果不晋升,一来知识分子的脸挂不住,二来在科室里没有位置,也就没有了发展的重要资源,最后必然影响到个人的前途。这是职称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最基本的意义。在实施了几十年的职称评定制中,还真没有几个人敢站出来说,有没有职称不重要。

职称制度从何而来?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就开始借鉴苏联对科学技术人员的管理模式,实行技术职务任命制。但在那时,职称定期晋升并没有形成制度,多数从业人员以中低级职称为主,很多医生行医一辈子,最后可能也就是一个医师甚至医士这样最初级的职称。那时,晋升职称似乎属于少数人的事,因此,大多数人都不以为意。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新的职称评定制,职称不但是专业技术水平和行业学术地位的象征,也是一个人在自己团队中寻找位置感的重要标签,并且还可转为福利待遇。自此之后,职称瞬间成为与大多数知识分子休戚相关的事情。在医院这种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尤其明显。

从某种程度上说,职称是一个人职业技能、学识水平、工作实绩的证明和肯定,是任职、升迁、领取薪资、享受待遇的一个依据,也是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一个体现。

对医生的职称和晋升而言,过去主要是看年资、学历、发表的文章、拿到的科研基金等等,而对医生临床看病能力、手术能力或对患者的服务能力,以及医疗效果都不太重视。这让很多医生觉得又爱又恨,一方面想争取,另一方面又觉得职称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背离工作太远,从而引起了一些不满。

目前,医生职称评定体系中存在一些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标准的制定、评价程序和晋升程序的设计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英语、论文这些评价指标并不能真正体现医生能力,与医生的实际工作想去甚远……

具体而言,医生们对于职称外语的意见不算大,因为医生确实需要一些国际交往,而且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只要做些准备,通过相关考试不是太大的问题。医生意见最大的是论文要求。论文的要求催生了许多期刊产业,而这些期刊大多依靠版面费存活。在经济生存的压力下,不少期刊的选稿,考虑的经济因素就可能大于学术因素。而在重压之下,论文的撰写在很多时候完全成为一种复制粘贴的工作。这导致一批医生发自内心地不愿意写论文。但是,你不写总有人写,一旦人家写得多,就会在职称评定中占得先机。这里面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医生的工作也是忙闲不一,相比起来,有些日常工作少的医生反而有更多的时间写论文,在职称评定中更有优势,又造成了职称与实际工作更大的不对等。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要求评聘分开,也就是说要淡化医生的职称身份,根据他的实际能力与工作岗位来聘用,并据此发放薪水。这种观点也许带来了新的思路——既然职称已经失去了评价一名医生能力的作用,我们还有没有必要保持现有的职称体系?现在,有很多声音呼吁职称评定时放弃考核外语、降低论文要求。但是,放弃了学术要求的职称评定,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现有的医生评价体系毕竟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职称评定体系,如果没有这个体系,医生的能力又如何来考核?有没有建立起更好的考核方法和制度?如果没有一个考核制度,难道又回到过去靠“举荐”的老路,公平性又如何体现?

职称评价是该进一步探索科学性、有效性和公正性。在发达国家, 每名医生都有非常完整的技术档案。比如,一个麻醉科医生做气管插管的平均时间是多长;手术过程中,病人的生命体征维持得怎么样,都有专人予以记录。如此,最后给这名医生打分时,让人心服口服。我们国家也需要重视这些实际工作状况的评价,让医生各善其职,能做科研的鼓励做科研,能搞临床的在临床上发挥作用。

其实,职称最大的诱惑可能莫过于与其挂钩的福利待遇。人们关心职称,归根到底是因为职称与报酬密切相关。如果,一名医生的报酬就是依据他的临床表现来制定,医生还有必要抱着职称不放吗?

实际上,给医生设定三级若干等职称的情形,并非国际通行做法。美国的临床医生只有两个级别:住院医生(正在接受培训,没有资格独立行医)和主治医生(完成培训,独立行医),主治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参加学术职称评定,获得助理教授、副教授和终身教授的身份,但这个职称的获得只是针对当时所在的医学院, 是个临时身份,可以拥有一些研究的机会和到世界各地讲学的机会,与收入的关系不大,如果医生希望挣钱多,主要还是靠多做临床工作。

所以,我国现行的职称评定,将愿不愿意做科研的都圈了进来,这种大众化的职称评审制度是当前我国职称评定最大的困局。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技术档案体系,保证医生最终依靠技术和临床的工作状态来决定薪酬,这才是改良职称制度的根本。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