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跳决定寿命 一分钟跳几次死的快?
    2015-07-09 12:54:14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片1.png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梦想。但你是否知道,心跳正常与否、快还是慢,会直接与寿命长短相关。人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25亿至30亿次,控制心跳正常,使其既不过快也不过慢,有助于延长寿命。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国外一项研究对年龄在35~84岁的人群进行了26年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心跳次数加快,死亡率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男性人群尤为明显,当然心率过慢也不利健康。人的寿命呈现一个U型曲线,即心率长期低于50次/分或长期超过80次/分都会使死亡率增高。国内的大规模样本调查也发现,心率过快的人寿命比一般...
    心跳决定寿命 一分钟跳几次死的快?
  • 测量青年人的衰老
    2015-07-08 12:53:04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科研人员报告了一种量化青年成年人衰老的程度和速度的方法。随着全球人口衰老,年龄相关疾病和失能增加,这推动了对抗衰老干预手段的需求。这样的干预手段应该在疾病和失能出现前加以实施,但是缺乏测量青年成年人的衰老进程的方法。Daniel Belsky及其同事研究了来自Dunedin 研究出生队列的954人,这是在1972年到1973年出生的个体的代表性样本,对他们随访到了38岁。这组作者计算出了该研究受试者的生物年龄,这是使用美国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衡量的出现的衰老。尽管该研究的所有受试者都是38岁,他们的生物年龄在28到61岁之...
    测量青年人的衰老
  • 都说实验难,谁知动物苦
    2015-07-08 12:51:4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不久前,英国研究理事会等多家负责审批发放政府科研经费的机构联合发布公告称,将修改涉及动物实验的科研项目经费申请指南,要求申请的研究人员必须更明确地提供动物实验详细数据,以提高相关科研项目的质量。该组织警告称,此前经常有一些实验,由于设计不当,产生了无意义的结果,白白浪费了动物的生命。为此,英国相关机构已经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调查,今后将通过严控经费和加强实验指导的方式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生命虽小也应尊重据了解,2013年在英国被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共有412万只,主要是大鼠和小鼠。其中大约有一半都是...
    都说实验难,谁知动物苦
  • 氧气治疗癌症!Science医学新突破
    2015-07-08 12:56:55

    东北大学新英格兰炎症与组织保护研究所和匹兹堡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更多的氧气吸入可能促进免疫细胞攻击癌症。这一振奋人心的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4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肿瘤的生长非常迅速,其速度超过了他们的血液供应。这会造成低氧环境,进一步刺激癌细胞生成腺苷,并促使其附近的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进入休眠状态。大量的研究试图阻断腺苷效应, ...
    氧气治疗癌症!Science医学新突破
  • 央视曝光,为家人赶紧停止
    2015-07-04 16:38:32

    内窥镜下的"烟肺"惨不忍睹
    央视曝光,为家人赶紧停止
  • 强行取消三级医院门诊?别闹了!
    2015-07-07 14:15:4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 昨天,“上海三级医院拟取消门诊”的消息被很多人转发关注。首先,这个方案是在政协“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专题商讨会”上提出的,仅仅停留在建议层面,并不等于政府的决策和执行。另外,相关报道并没有对“取消门诊”的具体方案做进一步说明,比如如何取消门诊,要不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三级医院原门诊收益的损失怎么处理? 这个方案的想象空间太大了。从知情人士了解到,参会的市领导确实提到了这个事情。未来,上海可能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但笔者认为,强推三级医院取消门诊根本无法执行。原因是,在三级医疗体系没有健全的前提下,强行取...
    强行取消三级医院门诊?别闹了!
  • 猪眼角膜经处理可移植给人
    2015-07-04 14:13:5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近日,由中国科学家花了十年时间研发的生物工程角膜已完成临床试验上市。该眼角膜是用猪的眼角膜经过处理,再用于人的。医学界预测,生物工程角膜将极大地缓解中国人体捐献角膜奇缺的临床困境,为中国400万乃至全球6000万的角膜盲患者带来复明的希望。 据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主任金岩教授介绍,艾欣瞳工程眼角膜是由异种角膜(目前是用猪的眼角膜)经脱细胞特殊工艺多级处理的。科学家去除了角膜中的细胞、杂蛋白、多糖等抗原,保留了天然角膜基质胶原蛋白结构。据介绍,该眼角膜生物相容性好,生物安全性高,能与周围组...
    猪眼角膜经处理可移植给人
  • Nature :突触形成的时间和地点
    2015-07-04 14:12:3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重要的是神经突触要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形成。线虫的DD和VD运动神经元就说明了这一点:DD神经元在第一个幼虫阶段发生背-腹重新连线,而VD运动神经元则保持一个不变的神经支配模式,与DD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支配模式不同。在这篇论文中,Oliver Hobert及同事发现,三个基因调控因子(UNC-30、LIN-14和UNC-55 DNA-结合蛋白)和它们的目标(OIG-1, 一种以前不知道的细胞外 “突触组织器”蛋白)控制DD和VD神经元的正确的连线和重新连线。这项工作显示了一个“交叉”策略,利用该策略,UNC-30在DD神经元中与通过时...
    Nature :突触形成的时间和地点
  • 研究者发现:周围环境差 细胞易衰老
    2015-07-07 14:10:47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匹兹堡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和护理学院的研究者发现:无论实足年龄的大小,生活在犯罪率高、噪音大和破坏公物行为多的地区的人们,在生理年龄上要老上十多岁。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学者的协助下,研究团队选取了参加“荷兰抑郁和焦虑研究”项目中2902名荷兰人的数据资料,测量了他们白血球细胞的端粒长度。通过询问他们所遭遇到的各种生活障碍和对犯罪、噪音等干扰因素的担忧,研究者确定了他们居住区域的生活质量。 分析结果显示:周围生活环境脏乱差的人,其白血球细胞端粒长度要明显短于周围生活环境好的人,两...
    研究者发现:周围环境差 细胞易衰老
  • 不会也吃个人吧?——对抗痴呆,科学家向食人族“取经”
    2015-07-05 14:07:15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 在东南亚密林深处,一个曾经的食人族部落演化出了抵御早老性痴呆症的基因。无论对医学家还是神经科学家来说,这一发现都意味着,更多同类疾病的治疗有了希望。 在所有针对早老性痴呆症的策略中,“同类相食”听起来似乎最为荒诞无稽。然而,英国著名学术期刊《自然》近日载文指出,在考察东南亚土著部落的过程中,人类学家和病理学家发现,这些曾被外界称作“食人生番”的原住民,拥有对抗致命神经性疾病的抗体。 这不仅让全世界的神经科医师为之一振,也给达尔文进化论提供了鲜活的证据。 人类自诞生以来,已通过自然选择具备了抵御...
    不会也吃个人吧?——对抗痴呆,科学家向食人族“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