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高压氧的不解之缘

发布时间:2019-04-15 23:18:04
作者:周建军
来源:云梦县医院

“冰轮杯”氧与健康网络科普大奖赛参赛作品(故事抒情类22),湖北高压氧医学分会选送。 

——高压氧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不容小视

我与高压氧的不解之缘要从一个病人说起。

2003年暮春,凌晨两点多,风雨交加,刚完成一例脑出血手术还未进家门,又接到科里的电话:赶快再来科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jpg

病人是外县一位18岁的高三学生,晚上放学后因车祸受伤昏迷,家属因为担心手术风险要求转武汉治疗。转诊途中,路途的颠簸导致病情急骤加重,孩子频繁呕吐,昏迷程度逐渐加深,孩子的老师和父母看到势头不对立马改变主意就近到了我们医院。入院时,孩子已呈深昏迷状态,GCS5分,双瞳散大,脑疝晚期。尽管如此,我们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术前准备。然而,临进手术室时,孩子的呼吸停了。我们都知道,脑外伤的病情发展到了这地步,就意味着即使手术能顺利完成,但存活下来的希望也非常渺茫。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孩子的父母全身瑟瑟发抖,看到他们企盼的眼神,看到躺在推车上毫无知觉的稚嫩的脸,我毅然决定,不管结局如何,先完成手术再说。

手术结束时已是黎明了,孩子除了自主呼吸没有恢复之外,其他的生命体征都还算正常。手术当天下午,孩子还是没有自主呼吸,我的心情异常沉重,难道死神真的如此眷恋这个年轻的生命。

术后的第一天,孩子的病情仍是毫无进展,好在手术减压窗的压力不高,术后复查的CT显示颅内血肿彻底清除,脑沟、脑池以及颅内重要的结构均清晰可见。术后第二天,病情有了转机,孩子恢复了自主呼吸,试行脱机,但潮气量不足,继续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第三天,脱机成功,孩子的父母异常兴奋,激动得热泪盈眶。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更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孩子能不能醒过来?

既然病情有了转机,我们的信心油然而生。查资料、问同学、找同道。最后,武汉同济医院的老师指导我:既然恢复了自主呼吸,做做高压氧吧,或许还有一线希望。老师把武汉空军医院黄主任的电话给我,说他们那儿有高压氧,让我和他联系。

我把这一消息告诉孩子父母的时候,他们欣喜若狂。做足了转运途中的充分准备,把孩子安全送到了武汉空军医院高压氧科。一个多月后我接到了黄主任的电话,孩子醒了。大约三四个月之后,孩子的父母带着孩子来看我时,我真不敢相信站在我面前的那个露着一脸憨厚笑容的帅小伙,就是当初躺在推车上那个濒死的孩子。我更不敢相信的是,第二年暑假,孩子的父母居然带着孩子和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看我们了,当然,带来的还有感谢信和锦旗。

从此,高压氧神奇的催醒功效让我折服。此后的几年里,我又陆续让一些脑外伤、脑出血的昏迷病人转到武汉空军医院高压氧科接受治疗。直到2012年,我们医院准备引进高压氧设备,院领导决定选派人员外出学习高压氧治疗技术。当时大伙对高压氧尚是一知半解,只知道高压氧是一种医疗设备、风险大,没有人愿意去。我因为有了前期经历,站出来主动请缨,成就了我今天与高压氧的不解之缘。

2014年2月我院高压氧设备正式投入运营,组建了高压氧科,在广泛应用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对颅脑损伤的应用,收到了满意疗效,也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个人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进舱时机的选择:1、病人生命体征稳定,没有恶性高血压。2、出血稳定至少6小时以上。3、颅底有骨折者,待颅内片状积气消失后再安排进舱。4、颅压高水肿较重者,有时术后第3天便安排进舱,若舱内不输液,进舱前快速静滴25%甘露醇125ml,若舱内输液,在减压前半小时快速静滴25%甘露醇125ml。

二、压力及时程的选择:昏迷病人通常给予一级吸氧,常规压力0.12Mpa,20分钟×3,时程之间休息5分钟,每日1次。早期也采取30分钟×3或20分钟×4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三、疗程的选择:没有固定的疗程。一般病人每周6次,礼拜天休息,常规治疗10次一个疗程,直至病人完全清醒。对于长期昏迷不醒患者,原则上建议病人坚持到3个月无效再放弃。

四、舱内的护理: 1、危重病人、气管切开病人或估计有癫痫发生病人,应安排医护人员陪舱。舱内护理同舱外。2、气管切开、痰液较多患者利用中间休息时间翻身、叩背、排痰。3、对于痰液特多的患者,进舱前吸尽痰液。4、因舱内压力小于0.03Mpa时可能因负压不足导致吸痰不充分,为避免舱内出现痰阻,出舱前在舱内压力大于0.03Mpa时再吸尽痰液。5、有癫痫发作史或既有可能癫痫发作患者进舱时,常规准备安定。6、没有做气管切开的患者,常规准备口咽通气道。

五、对于有语言或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联系康复科同时行OT、PT、针灸等物理治疗。

案例1:患者包某,脑出血入院,深昏迷、GCS8分,术后第7天开始行高压氧治疗。压力0.12Mpa。第一周吸氧30×3,中间休息5分钟。第二周吸氧20×3,中间休息5分钟,每天1次。患者高压氧治疗1月后出现微小意识,40余天后完全清醒,可完成指令性动作,二个月后生活自理,扶拐行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jpg

高压氧前——高压氧1个月——高压氧2个月

案例2:患者脑出血入院,深昏迷,GCS8分,第2天急诊手术,行血肿腔置管引流。术后第4天开始行高压氧治疗。压力0.12Mpa。第一周吸氧20×4,时程间休息5分钟。第3次后完全清醒,改为每次吸氧3个时程,每天1次。第6次后可下地行走,第17次后康复出院,3个月后去外地旅游。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高压氧前——高压氧7次——高压氧14次

案例3:患者右侧顶枕部急性硬脑膜外血肿,脑疝晚期,右侧顶枕部颅骨骨折入院。住院后做CT时出现呼吸心搏骤停,行心肺复苏以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开颅手术。开颅术后第6天,气管切开术后第3天开始高压氧治疗,压力0.12Mpa。第一周吸氧20×4,时程间休息5分钟。第二周改为吸氧20×3,时程间休息5分钟,每天1次。患者35天后意识状态逐渐好转。高压氧治疗40次后完全清醒,恢复记忆,能准确写出不同银行卡密码。目前可正常交流,正常进食、无呛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0.jpg

手术前——手术后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0.jpg

高压氧治疗第一周——高压氧治疗40次

作者:湖北云梦县人民医院 周建军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高压氧康复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市海淀区医学会、南昌大学附属三三四医院。

评委:(按姓氏笔画)丁建章、王有存、王洪斌、文立、宁荣霞、刘青乐、孙明莉、许爱梅、陆敏、李文、李志才、麦用军、彭争荣、蒋功达、谢智慧、滕进忠、潘树义。

审稿:丁建章

编辑:高立斗、汤丹霞、高甜

策划:丁建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