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於坏死性筋膜炎之运用
一位84 岁男性患者,入院前两天因左小腿红肿起水泡併畏寒及发烧,家属随即送至本院就医。病人入急诊后,出现血压下降情形,发现白血球高达每毫升24,500 颗且发炎指数升高,随即会诊骨科,医师诊断為疑似坏死性筋膜炎併败血症,给予抗生素治疗并予以安排清创及筋膜切开术,术后直接转入加护病房,并於术后第3 天拔除气管插管后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图一)。
图一病人為坏死性筋膜炎併败血症,经抗生素治疗及清创和筋膜切开术后,术后第3 天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
住院期间,伤口细菌培养為葡萄球菌,因伤口仍有坏死组织且有化脓情形,故再进行3 次伤口清创手术,其后伤口肉芽组织增生且癒合良好,最后进行植皮手术治疗。病人接受高压氧治疗共20 次,高压氧治疗期间,感染获得控制,术后42 天出院,回诊持续进行高压氧治疗,且伤口於2 个月后已完全癒合(图二)。
图二持续进行高压氧治疗,伤口於2 个月后已完全癒合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侵犯皮下组织及筋膜的严重感染,通常是由易產生毒素且致病力较高的细菌造成(如A 型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让软组织广泛性坏死。解剖学上,坏死性筋膜炎的位置在皮下脂肪层、皮下筋膜层,有时也会包括肌肉层。由於发炎反应界限不明,再加上疾病初期表面皮肤可能在外观上完全正常,因此常造成延迟诊断。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表现,常是快速进展的皮下感染,对传统治疗的反应不良,接著会开始出现皮下出血、水泡、坏死、广泛性水肿以及辗轧音,同时伴有全身性的症状如发烧、发冷、噁心、呕吐等,此时若不立即进行手术清创,常会引起严重的败血症而导致死亡。
坏死性筋膜炎处理方式以即时的手术及抗生素治疗為要,手术的目的在於确定诊断及清除坏死的组织。必须同时给予强效的抗生素治疗,通常以第3 代的头孢子素及抗厌氧菌抗生素,然后再依细菌培养及抗生素耐受性的检验结果予以适当的调整,除了抗生素之外,积极的输液治疗、控制血压及维持电解质的平衡及血糖的控制都很重要。而坏死性筋膜炎伤口通常需要多次的清创手术,有些时候甚至需要植皮或自由皮瓣转移手术来覆盖清创后的软组织缺损,若是坏死的范围太大,或是临床上已经出现严重的败血症,有时还必须立即进行截肢手术。
坏死性筋膜炎是美国海底医学会核准的高压氧治疗辅助治疗项目之一,在国内也是健保给付的适应症之一。高压氧治疗原理是将病人置於在高压氧舱内、2.5 大气压下给予间歇性100%纯氧,治疗时间约120 分鐘。在高浓度氧分压的情况下,组织内的氧分压会增加达到平常10~15 倍,在急性感染期可提高白血球的杀菌力,对部分的厌氧菌会產生直接的杀菌效果。在疾病的恢復期,高压氧治疗可以增加微血管的形成,促进纤维母细胞增生及胶原蛋白生成,也可以加速伤口的癒合。
因本院地处南台湾养殖渔业与农业发展区域,除了一般常见的致病菌种外,更有致命性高的海洋弧菌与亲水性桿菌。对於曾有海水及海產接触史的病人,若患处出现出血性水泡,很有可能是海洋弧菌,当病人有肝硬化或糖尿病时,须特别注意。若病人有淡水或淡水水產接触史而產生类似表徵,则要将亲水桿菌列入考虑。本院自91 年到目前实际治疗过99 位坏死性筋膜炎个案,这些个案皆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显示高压氧治疗对於伤口的即早癒合有极為显著的功效。
目前,因坏死性筋膜炎致死率平均约31%,截肢率约50%且术后大范围伤口復原期长,截肢后的身心復健及一般医疗照护需耗费大量社会医疗成本。研究统计显示,合併高压氧治疗后总医疗支出会减少,而且有效的降低致死率及截肢率,在感染期可以控制感染,在恢復期可以促进伤口癒合,不论是对病人的身心、对家庭的负担或社会的成本,都是一大益处。但是原则上高压氧治疗在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中,扮演的是辅助性治疗的角色,前提是不能影响或延迟任何标準的治疗。高压氧治疗也并非全无风险,曾有报告指出高压氧会降低脑细胞的癲癇的阀值,增加癲癇发作的机会,也可能產生与压力相关的副作用,如气胸或耳挤压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