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若不是多巴胺,我们还都是猴子
credit: 锐景创意
人类拥有独特的社交技巧,这使我们有别于其它动物。如今,新研究表明,这可能是由于人类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更多。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将大脑的奖赏机制和情绪、记忆、运动联系在一起。科学家推测,在演化过程中,多巴胺提高了人类的友好度、降低了人类的攻击性。
虽然人类和动物皆会分泌多巴胺,但研究人员对比了人类和猿猴等灵长类动物的大脑组织样本,发现人类的多巴胺水平远远高于其它动物。在演化过程中,也许正是多巴胺使人类站了起来。
相较于近亲动物,人类的人口数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离不开先进的社会属性,如语言、共情心、利他心。然而,解释人类社交行为的演化过程却一直很困难。人类学家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形成先进文明,一定是由于大脑产生了某些重要的差异。一直以来,科学家致力于探索人类和其它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差异。如今,越来越多研究将重点放在神经化学上。
这回,研究人员收集了人类、卷尾猴、豚尾猴、东非狒狒、大猩猩、黑猩猩的大脑组织样本,一共 38 份。所有大脑样本的主人皆为自然死亡。接下来,研究人员重点分析纹状体,该区域负责传输和运动、学习、社交行为等有关的神经信息。他们通过化学物质染色法,检验多巴胺、血清素、神经肽 Y 的浓度水平。
上述神经递质皆与社交行为、合作能力有关。人类和猿猴皆拥有较高水平的血清素和神经肽 Y。然而,只有人类拥有极大量的多巴胺,也只有人类拥有较少的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和地盘行为有关。
去年,这群研究人员发现,相较于黑猩猩,人类的 TH 基因的表达程度更高——该基因与分泌多巴胺有关。
多巴胺水平升高也许提高了早期人类的社会敏感性,使人们关心他人、限制性关系、减少群体间攻击——这些皆有利于物种进步。科学家表示,在 7 至 9 百万年前,人类和黑猩猩的大脑容积一样大;但即便如此,纹状体的化学物质浓度差异也会使两者的性格、社会行为产生极大差异。神经化学的差异很可能是人类起源的根源,也是人类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