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教授(政协委员):要让医生感觉被认可、被尊重
东方网1月27日消息:“我一个人一年要做六七百台手术,相当于著名的北海道医院脊柱外科一年的手术总量,最多的时候一天10个手术,几乎已经满负荷运转。”市政协委员、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医院院长袁文告诉记者,提供这样一组数据不是为了“倒苦水”,而是通过数字,可以让人对医生的辛苦程度有个直观感受。
他说,如此高强度的压力下,社会对医生的认可度并不高、医生的职业尊严越来越弱,甚至由于职业医闹的存在,让医生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职业。
袁文表示,这些年政府在医疗方面投入很大,规培、专培模式的逐步建立与健全提高了医生的专业水平。但如今最大的问题是,优秀人才都不愿意学医,甚至有些医学院优秀人才毕业了也不愿意从事医生这一行当。
“我们那时候崇尚‘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所以我1979年考大学时,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会选择医学院。现在不说优秀学生,连我们自己当医生的都不想孩子再做医生。”回想起自己刚当医生的时光,袁文表示,那时候医患之间比现在互信得多,大家都明白医生和病人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因此选择共担风险。可如今,不少病人对医生缺乏信任,甚至有拿着一张网络搜索出来的症状诊断请医生看病的。手术万一不成功,便觉得是医生故意为之。长此以往,医生为求自保,只能在看病之前先评估病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遇到承受能力弱的,宁可不看。
因此,袁文认为,要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除了在硬件方面的投入,医生这个医疗事业建设的核心必须也要加大投入力度。“让医生感觉被认可、被尊重,同时赋予这个职业对等的回报,吸引优秀的人才来做医生。对于‘职业医闹’这种畸形存在,也应加大打击力度。”
他特意提到了最近引发社会热议的儿科门急诊爆棚的话题:“如今儿科医生的短缺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医生的培养周期长,如果不对医生的队伍建设有个总体规划,我真的担心20年后谁来给我们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