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衰老研究将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4-10-25 22:47:04
作者:koo

      “信春哥,得永生”。永生可能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但长寿的愿望并非不可能。从良好的睡眠到清洁的空气,再从合理的饮食结构到积极的生活方式,很多因素都能帮助我们延长寿命,延缓衰老,这也就是为什么科学家们这么多年来汲汲于破解衰老奥秘的原因。

    在《细胞》(Cell)杂志 40 周年庆主题文章中,“Aging Research—Where Do We Stand and Where Are We Going?”聚焦了衰老研究,文章指出恰逢Cell杂志 40 周年,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老化研究所成立 40 年(1974年成立),NIH资助发表于Cell杂志上的研究成果带领着衰老研究领域进入了遗传和分子时代,目前这一领域是该进一步深入探索衰老,还是依然小心翼翼的站在路口,再继续张望考虑。

    长寿基因SIRT

    在过去的十年里,衰老科学日益将焦点放到一组称作sirtuins的基因上,人们认为这些基因能够保护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许多生物对抗衰老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白藜芦醇,这一存在于葡萄皮、花生和浆果中的化合物,能够提高一种特异sirtuin——SIRT1的活性。SIRT1可通过加速线粒体保护机体远离疾病。随着我们的衰老线粒体这一细胞电池会慢慢停止运转。通过给这些细胞重新充电,SIRT1可以对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SIRT1上的一个突变,就能够在人体中引发1型糖尿病,这首次搭建起了糖尿病,长寿,免疫系统之间的桥梁,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发现,该SIRT1基因突变是从未被报道过的新突变,导致SIRT1蛋白中发生了一个氨基酸替代事件。研究人员又在小鼠中使SIRT1基因失活,发现SIRT1基因缺陷会使胰腺中产胰岛素的区域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小鼠的血糖水平升高。

    同时对于另外一种SIRT:SIRT5定位在线粒体中——线粒体是存在于我们身体几乎所有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主要负责能量生成和调节内环境稳定,研究人员发现SIRT5选择性地除去了140多个不同蛋白质上特异位点的琥珀酰修饰,与包括脂肪酸氧化、氧化磷酸化和酮体生成在内的一些基本代谢信号通路相关联。

    这些Sirtuin脱乙酰酶家族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至于它们到底是不是长寿基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饮食与锻炼

    节食和长寿,锻炼和长寿,还是是分不开的几个兄弟,总是会被放在一起探讨。

      1713年,日本的哲学家和科学家Ekiken Kaibara第一次阐述了饮食控制是获得健康和长寿的一种方法这一观点。他在84岁高龄时去世,在18世纪算是长寿之人。

    自那时以来,科学家们已在各种动物模型中证实了低热量饮食(无营养不良)与长寿之间的联系。而近期研究人员揭示了在大脑下丘脑的一些特定区域中Sirt1促进神经活性,触发骨骼肌显著物理改变,提高精力和延长寿命的机制。

    他们认为Sirt1促进脑活化和衰老调控及长寿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提出了一种诱人的可能:在大脑中存在一个衰老和长寿的控制中心,通过操控它也可以在其他哺乳动物中维持青春生理,延长寿命。

    另外一组研究人员则泛泛的指出,撇开人当下的体重(因素)不谈,每周做些锻炼能够显著延长人的平均寿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们每周快走2.5到5小时,或者以少一些时间进行运动强度稍大些的锻炼。将这一建议(真正)付诸实际的人,其寿命将平均延长3.4年。完成建议运动量一半的人也可以平均延寿1.8年左右。

    这些因素孰是孰非,还是未知数。

    复杂的交织

    那么对于延缓衰老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布朗大学的科学家指出,与这些因素本身相比,寿命更多地是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研究人员在各种各样生物中研究单个甚至成对因素时,他们已经发现了很多关于衰老生物学的有价值的结果。但有时,科学家们一直无法在看似相同的实验中重复彼此的结果。这通常归因于神秘的“背景效果”,可能由其它不适当的基因导致。这项研究选择把这种背景效果作为关注重点,在几组不同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配对中,检测饮食对衰老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许多观测到的限制热量/饮食或不同基因对寿命的影响,可能取决于较目前为止所理解的更为复杂的背景效果。

    饮食、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构成的组合相互作用,使衰老生物学变得非常复杂,研究人员指出明确包含这种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以使研究人员了解衰老过程所固有的生物复杂性:许多基因,许多细胞和许多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衰老过程。

原文检索:

Leonard Guarente. Aging Research—Where Do We Stand and Where Are We Going?. Cell, 25 September 2014; DOI: 10.1016/j.cell.2014.08.041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