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中的北京高压氧医学事业

发布时间:2015-07-06 16:06:30
作者:北京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
来源:北京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

高压氧医学在世界各地的蓬勃发展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63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了由Boerema主持的第一届国际高气压医学会议,标志着现代高气压医学(高压氧医学为主体)的开始。1964年李温仁教授在中国福州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医用高压氧舱,并成功地在舱内进行了心脏直视手术。1975年北京朝阳医院高压氧科成立,建有北京第一座三舱七门式大型高压氧舱群。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于1992年10月在兰州市成立,随后各省市相继成立高压氧医学地区性分会或专业委员会。

  一、专业委员会组织建设

  经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1993年5月19日在北京燕山石化医院隆重举行了北京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共有43名代表出席。与会代表们选举屈占魁、 房广才、高春锦、周伟、杨捷云、李长春、罗蕴蘅7人组成第一届委员会,屈占魁任主任委员,房广才、杨捷云任副主任委员。为了北京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工作稳定连续,第一届委员继续连任第二届。2001年北京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进行了委员会改选,选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高春锦教授为第三届主任委员,周伟、孟杰任副主任委员,葛环、李长春、李保国、曹珊、潘晓雯任委员。2006年换届成立第四届委员会,高春锦教授连任主任委员,潘晓雯、刘安堂任副主任委员,李保国、曹珊、李长春、葛环任委员。2011年5月换届成立第五届委员会,高春锦教授连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潘晓雯、葛环、薛连璧、刘安堂;常务委员:高春锦、潘晓雯、葛环、薛连璧、刘安堂、马福廷、潘树义;委员:王国忠、王泳、李向晖、赵海平、杨启菁、孙月生、刘文成、丁建章、张树新、张春生、武连华、吕春凤。

  二、学术交流与期刊出版

  北京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根据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有计划、有侧重地举办年度学术研讨会,并安排多次专题讲座。2001年的年会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黄如彬教授做“细胞信息传递和受体分子生物学”的讲座。2002年学术研讨会主题为“高压氧与康复”。2003年召开了北京市高压氧舱安全使用管理研讨会,介绍《医用空气加压舱》及《医用氧气加压舱》新国标初稿,并进行充分研讨。2004年学术研讨会主题为“高压氧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基础与临床研究”。2005年学术研讨会主题是“高压氧与急救医学”。200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举行学术研讨会,会议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医用空气加压舱》新国标,介绍第十五届国际高气压医学学术会议情况,并研讨北京市高压氧舱安全使用管理规范。2007年2月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举办“2007年高压氧医学学术活动”,着重于高压氧医学临床工作交流。2008年学术研讨会于1月举行,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并介绍了2008年第十六届国际高气压医学学术会议的筹备情况。2009年2月召开了学术研讨会,传达了第十六届国际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的盛况,重点介绍国外高压氧医学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找出了我国与国际高压氧医学的差距。2010年的年度学术研讨会主要着重于高压氧医学临床研究和安全管理。2011年年度学术研讨会在海淀医院举行,会议上高春锦主任委员宣布将“北京市高压氧医学沙龙论坛”常设在海淀医院。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针对国家发改委向全国公布的《全国医疗价格项目规范》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另外组织北京市各医院高压氧科主任讨论编写《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疗指南》。2013年度学术研讨会主要内容是对2004年高压氧医学分会制定的《医用高压氧舱管理与应用规范》进行修定,尤其对高压氧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提出修改意见。

  北京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充分利用学术团体的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2005年9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十五届国际高气压医学会议上,高春锦教授做了精彩发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高压氧医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目标。2008年10月在北京成功举办第十六届国际高气压医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七届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高春锦教授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来自世界3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高气压医学专家、学者近千人在会上交流、发言、进行学术讲座,共同探讨国际高气压医学的发展。高压氧医学学术交流活动不断结出累累硕果。2005年4月“中德(国)高压氧医学合作中心”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隆重成立,为中国和德国之间进行高压氧医学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编辑出版学术期刊是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的重要任务之一。1992年在北京出版了高压氧医学专业期刊《高压氧医学杂志》,至1999年共出版15期。1999年7月经中华医学会批准,《高压氧医学杂志》与《中华航海医学杂志》合并为《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初为季刊,后改为双月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三、继续教育与人才培养

  北京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每年参与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北京医学会主办 “医用氧舱维护作业管理人员培训考核班”的工作。2008年以来,每年参与由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医学会主办“北京市医用氧舱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培训考核工作及高级研讨班”的工作,在高级研讨班上各医院高压氧科负责人就高压氧医学新进展、氧舱质控管理等方面展开积极讨论。

   高压氧医学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北京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紧密配合北京医学会的工作,每年选派资深高压氧医学专家进行专题授课,并多次举办全国以及北京地区高压氧医学学习班、高压氧舱维护管理人员上岗培训班,多年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压氧医学专业人才。2010年6月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在浙江杭州市成立,北京地区有5名医师当选为第一届青年委员。 2013年4月北京地区有4名医师当选为第二届青年委员。

  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号召,由北京医学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主办的“医用氧舱从业人员培训西部行”活动于2013年启动,北京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团全程参与。专家团为西部各省区带去先进的高压氧医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建立起专家与西部基层医务人员沟通交流的渠道,为西部高压氧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安全管理与科普宣教

  为了加强北京地区高压氧舱的安全使用,北京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每年均配合北京市卫生局进行全市氧舱设备及医疗安全大检查,以杜绝安全隐患。2008年奥运会前,北京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派出了12位专家组成了4个检查小组,对北京市所有氧舱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具体指导。为迎接十八大胜利召开,北京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选派专家,在2012年8月底前对北京市所有氧舱进行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加强了全体高压氧医学专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氧舱运行安全。

  在科普工作方面,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每年组织2~3次医学科普进社区活动,让普通百姓零距离了解高压氧医学知识;并一直鼓励原创性高压氧医学科普创作。2012年2月4日—2月5日,高春锦教授、武连华主任医师受邀做客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现场,为大家讲解《“氧”足长乐》;节目深受欢迎,群众反响热烈。组织出版了《氧疗与氧保健》、《氧疗与健康》、《“压”到病除》、《氧与健康》等科普书籍。

  五、回顾与展望

  北京医学会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余年来,为北京市高压氧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1995年解放军总后勤部在海军总医院成立了“全军高压氧治疗中心”;2000年7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成立了“北京市高压氧医学治疗研究中心”,这两个中心不仅拥有三舱七门式大型高压氧舱群、婴儿舱、动物实验舱,还设立了独立的高压氧专科病房。北京地区的许多医院也先后成立了高压氧科,如北京急救中心、天坛医院、宣武医院、积水潭医院、复兴医院、邮电医院、儿童医院、友谊医院、世纪坛医院、民航总医院、航天总医院、空军总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等,甚至一些民营医院如右安门医院也在高压氧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帮助指导下建立了规范的高压氧科,使高压氧舱遍布北京市各个区域。北京市现有大、中、小型空气加压氧舱(或舱群)50余台,从业人员达500余人,大量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进入高压氧医学界,极大地提升了高压氧医学专业人员的医学素质。目前无论高压氧舱规模、还是临床与基础研究水平,北京市高压氧医学发展处于全国最前列,在世界高压氧医学界也占有一定的学术地位。

北京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

2014年9月26日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