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让心脏骤停后的张奶奶重获新生
“冰轮杯”氧与健康网络科普大奖赛参赛作品(故事抒情类21),吉林高压氧医学分会选送。
2016年3月某日,120救护车送来一位特殊病人。家住农安县的张奶奶,一直以来身体都很硬朗,因在体检中发现甲状腺上长有肿物,到长春某家三甲医院做了甲状腺切除手术。可是没有料到的是,在全麻手术过程中,属于困难气道的张奶奶发生了意外。
医护人员紧急抢救,半个多小时后,张奶奶虽然恢复了生命体征,但仍没有苏醒,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她转到了吉大一院高压氧诊治中心进行治疗。
入院的那天,我们权衡利弊,斟酌再三,紧急开舱,为张奶奶做了第一次高压氧,2.0ATA。那一次,她的神志并没有什么变化。毕竟她已经是72岁的高龄老年人,各个器官机能都在逐渐退化,再加上手术、抢救……我们更担心的是, 并发症伴随而来,进而危及生命。
结果和大家预料的一样,张奶奶的病情逐渐加重了,心率、血压、呼吸都不稳定,还伴有高热,发生了肺炎、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甚至休克。
除了抢救,我们希望高压氧能给她带来奇迹。
一次、两次,张奶奶还是没有什么反应。三次、四次,张奶奶还是老样子,时不时还会有抽搐发作。五次、六次,期待的奇迹仍没有发生,但我们仍然选择了坚持。
第十二次高压氧那天,张奶奶的突然醒来,激动的我们差点哭了出来,出舱的时候,护士像往常一样喊她的名字,张奶奶微微张开了眼睛,头部还随着我的声音转动,在场的家属、医护人员都别提有多兴奋。
张奶奶的醒来,给了我们坚持下去的足够理由,接下来又是近20次的治疗,当完成30次的时候,张奶奶可以和儿女们进行简单的交流了,精神头也逐渐好转,四肢有劲儿了,蜷腿等简单的动作都可以完成了。
就这样,我们继续坚持着。在张奶奶住院的130天时间里,共完成了50多次高压氧的治疗。出院时的她,意识清楚了,虽然说话还不太清晰流利,但想要说的话基本上都能表述清楚。
握着医生护士的手,张奶奶满眼笑意,满心欢喜,而此刻的我们,很欣慰,很知足,很感动。
该患者为麻醉意外导致的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在缺氧情况下,糖酵解作用增加3~10倍,细胞内酸中毒发展快且严重;由于能量来源不足,脑细胞不能维持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差,脑细胞的氧化代谢功能受到损害;脑血管周围的星形细胞肿胀和血管内皮细胞水泡样变性,使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当脑血流恢复后血液仍不能流到这些缺血区,造成区域性缺血或梗塞,以后发展致脑实质不可逆性损害。
高压氧通过提高血氧分压,减轻脑细胞水肿,降低颅内压,增加网状激活系统等作用,改善醒觉状态,促使昏迷病人苏醒。该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第一时间进行高压氧治疗,以及其后的坚持。有研究表明,缺血缺氧性脑病,意识恢复的程度与开始高压氧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所以在临床工作中,针对此类患者,尽早开始高压氧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造福患者。
作者: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高压氧诊治中心 及志勇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高压氧康复专业委员会
承办: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市海淀区医学会、南昌大学附属三三四医院。
评委:(按姓氏笔画)丁建章、王有存、王洪斌、文立、宁荣霞、刘青乐、孙明莉、许爱梅、陆敏、李文、李志才、麦用军、彭争荣、蒋功达、谢智慧、滕进忠、潘树义。
审稿:丁建章
编辑:高立斗、汤丹霞、高甜
策划:丁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