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压氧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属于眼底出血性疾病之一,是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常见致盲性眼底病, 中医称之为“暴盲”、“视瞻昏渺”。其病因复杂,病程冗长,并发症较多,且发病较急,视力下降明显,常常导致失明,治疗较为棘手。本病治疗较困难,西医大多采用综合治疗,如抗凝,扩张血管,降脂,软化血管以及促进吸收或激光等疗法,其疗效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预后与阻塞的类型、阻塞的部位、阻塞的程度和是否合并并发症等有关。对于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来说,由于视网膜缺血缺氧,组织营养障碍,极易出现各种眼部并发症如黄斑水肿和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极大地危害视功能。所以对于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要及时做视网膜光凝治疗以防止新生血管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同时要针对病因治疗并防止血栓形成,如降血压,降低血液黏稠度,减轻组织水肿和血栓形成,并促进出血吸收,但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在此现实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理论和临床探索,在中西结合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我们近年来对数例RVO 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的药物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举例报告一例如下:
患者,任礼山,男,59岁,因“右眼前黑影遮挡伴视力下降三周”于2010年6月11日来我院就诊。专检:Vod:0.1,戴镜0.4。右眼专检:外眼:正常。泪点正常。睑球结膜正常。角膜透明。角膜后Kp(-).无色素沉着。虹膜正常。前房正常。Tyn(-).虹膜纹理清,瞳孔:0.3CM,圆正,光反应灵敏。晶体密度增高。玻璃体少量血性颗粒样浑浊。眼底可颞上方网膜仍可见大片火焰状出血,色红,静脉迂曲,出血累及黄斑区,色暗红。颞上方网膜黄白色激光斑可见。Vos:0.5,戴镜0.8。左眼底未见明显出血,渗出,血管形态可.NCT右17mmHg,左21mmHg。西医诊断:右眼视网膜静脉阻塞,高血压病。治疗:丹参20ML改善血液循环,帮助出血吸收。复方血栓通胶囊2#.Tid.Po. 口服维生素C、E、B 族、复方芦丁。中药方剂:宁血汤:白芨15 g ,白芍15 g ,丹皮12 g ,侧柏炭10 g ,焦山栀8 g ,仙鹤草30 g ,旱莲草20 g ,生地20 g ,生蒲黄12 g ,丹参12 g ,白茅根20 g。.高压氧治疗:采用GY3200氧舱治疗,舱内压缩空气加压,20分钟加至0.12Mpa,后稳压,病人稳压后开始吸氧30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再吸氧30分钟,然后用25分钟减压出舱。每次总时间110分钟,每日一次。
治疗10次一个疗程后,专检:Vod:0.1,戴镜0.4。右眼专检:外眼:正常。泪点正常。睑球结膜正常。角膜透明。角膜后Kp(-).无色素沉着。虹膜正常。前房正常。Tyn(-).虹膜纹理清,瞳孔:0.3CM,圆正,光反应灵敏。晶体密度增高。玻璃体少量血性颗粒样浑浊。眼底可见颞上方网膜出血有较明显吸收,静脉迂曲,黄斑区出血较前范围明显缩小,色淡。颞上方网膜黄白色激光斑可见。Vos:0.5,戴镜0.8。患者自述右眼前已无黑影。
治疗前后对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讨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比较常见的眼底血管病,其特点为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沿静脉分布区域的视网膜出血、水肿和渗出。大部分病例发生在中年以上,常见单眼发病,左右眼无差别,双眼发病少见。西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复杂,常由多种因素造成,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血液高黏度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均有密切关系。
高压氧( 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RVO的临床疗效较为肯定,可有效地提高氧分压及血氧有效弥散距离,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有研究报道,在治疗RVO中, HBO能扩大氧在组织中扩散半径,增加组织氧储量,有利于纠正视网膜缺氧状态,阻断细胞的无氧酵解,恢复细胞正常代谢,阻断由水肿、出血造成的恶性循环 。同时,HBO可对抗毛细血管扩张,减少水肿、出血及渗出。HBO可引起红细胞类脂质过氧化作用,使红细胞脆性增加,促进血栓软化和血凝块溶解,使吞噬细胞功能增强,增强纤维溶解酶活力,加快血凝块及渗出物吸收,进一步促进栓子缩小或消失,使阻塞的血管再通。但是,在HBO 环境下氧供急剧增多,引起氧自由基生成增多,氧自由基可使细胞膜、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而受损,因此高压氧治疗时宜使用大剂量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如维生素C、E等药物。
因此在目前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在中西医各种治疗的同时辅以高压氧治疗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能显著提高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无创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