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氧感知通路”打开药研新世界,首款新药已率先在中国上市创多项记录
诺奖“氧感知通路”应用新药—罗沙司他去年已率先在中国获批上市,被赋予“三首”殊荣,将为慢性肾病患者的贫血治疗带来全新突破。
10月7日,美英三位科学家威廉·凯林、彼得·拉特克利夫、格雷格·塞门扎,获得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可用性”。
事实上,三位科学家的相关临床应用研究已在中国落地,源于低氧诱导因子(HIF)的发现,首个低氧诱导因子药物新药罗沙司他于去年在中国获准上市。专家表示,“这一发现在短时期内便可应用临床,未来潜力非常值得期待。”
罗沙司他在中国获批被业内赋予“三首”殊荣:首创--是全新作用机制(HIF)的创新药;首个--率先在中国获批,先于欧美批准上市的首个创新药;首次--在历史上中国首次成为一个首创药的首批国家。
HIF-PHI为“氧感知通路”临床应用药物
作为全球首个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罗沙司他是首个在中国获批上市的肾性贫血口服新药,HIF-PHI类药物的理论基础来自于低氧诱导因子(HIF)和氧感应突破性理论。
▲罗沙司他(HIF-PHI)分子式
罗沙司他通过促进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改善铁的吸收、利用,降低铁调素,不受炎症对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生成的消极影响,有效促进红细胞生成。罗沙司他已经被证实能够诱导红细胞生成。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多个亚群中,罗沙司他能够维持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处于或接近正常生理范围,进而增加红细胞数量,同时不受炎症状态影响,也可避免静脉补铁。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中国肾性贫血患者临床治疗需求迫切
慢性肾病(CKD)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CKD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健康。
数据显示:肾性贫血作为慢性肾脏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在透析与非透析CKD患者中患病率分别为98.2%和52.1%2。据上海一项针对非透析患者的贫血状况调查发现,CKD 1-5期患者贫血患病率依次为:22.4%、30.0%、51.1%、79.2%和90.2%3。非透析患者的贫血总患病率为51.5%3,贫血治疗率为44.9%3 ,而治疗达标率仅为8.2%3(11-12g/dL),肾性贫血的临床治疗需求巨大。
肾性贫血不论从全球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疾病负担。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达10.8%,患者人数将近1.2亿。而慢性肾脏病中贫血的患者非常多,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现有的EPO和铁剂补充等治疗手段尚有不足之处。目前,没有治疗手段可以治愈CKD或者阻止肾脏的恶化,患者只能寄希望于依靠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目前我国肾性贫血的患病率高,但知晓率、治疗率及达标率均较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未得到充分治疗。而肾性贫血是导致住院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上升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社会功能,还为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疾病负担。
作为一款全球首创新药,罗沙司他在中国率先实现透析与非透析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的全面应用,为广大中国慢性肾病群体带来全新的治疗突破。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背靠背发表罗沙司他中国三期临床结果论文
2019年7月25日,新英格兰杂志(NEJM)正式发表2篇罗沙司他的中国3期临床试验结果。这也是新英格兰杂志首次背靠背发表中国团队的临床试验,也是首篇中国大陆完成、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的3期临床试验。
在血透患者中的研究发现,罗沙司他与EPO相比,血红蛋白提升水平在数值上更高;经过每周3次,总共26周的用药后,血红蛋白提升0.7±1.1g/dL;且在临床安全性上,研究未发现罗沙司他特异的严重安全性问题。在透析前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受试者每周接受3次口服罗沙司他或安慰剂,连续给药8周后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有显著提升,上升幅度为1.9±1.2 g/dL。
为什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整个业界对罗沙司他的研究进展那么关心?第一,这是治疗肾性贫血全新机制的药,是重要一步,而且中国人走到了最前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HIF系统的发现为医疗领域的药物研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除了是贫血治疗的1类新药以外,罗沙司他还是基于HIF系统的第一个药物。随着对HIF认识的不断深入,可能还会有新靶点新药,这对于整个行业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罗沙司他在中国获批被业内赋予“三首”殊荣
据药事网报道,从2010年起,珐博进公司在中国本土顺利完成了罗沙司他的临床1期,2期与3期试验。2016与2017年,该药物的研发项目还连续2年入选科技部及卫计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8年12月17日,罗沙司他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先审评程序正式批准上市。现在获批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贫血,包括透析和非透析患者。
罗沙司他是本土孵化的创新药物,被药品审评中心(CDE)以 "与现有治疗手段相比具有明显治疗优势 "的理由纳入优先审评。
罗沙司他胶囊在中国首发上市,意味着中国首次成为全球首批首创作用机制药物的国家,这在中国新药注册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国药品审评审批能力已经具备国际水准。
人体氧气感知通路HIF的临床应用得以在中国领先全球率先实现,离不开中国医院科研的卓著贡献。
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治疗带来全新突破
罗沙司他中国III期临床试验首席研究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陈楠教授接受药事网采访时表示:“808研究结果显示,罗沙司他能够诱导红细胞生成,在未接受透析治疗的贫血患者中,罗沙司他可以有效提升和维持肾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同时,罗沙司他用于肾性贫血治疗时不受炎症状态影响,临床试验期间提示无需常规静脉补铁。此外,罗沙司他采用口服制剂,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罗沙司他中国Ⅲ期临床试验首席研究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内科主任郝传明教授介绍:“罗沙司他中国Ⅲ期临床研究结果促使该药获得了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快速审批,第一时间惠及了中国的肾性贫血患者。这一成果既得益于我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释放出的行业创新红利,也是众多临床学者与患者的多方合作的成果。同时,体现我国药物研发创新能力取得长足进步。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生物制药研发负责人MenePangalos表示:“我们很高兴将罗沙司他这一全球首创新药率先带给中国的慢性肾脏病透析与非透析贫血患者。此次的适应症扩大是罗沙司他在诸多突破后的又一个全新的里程碑,这也是无数专业医生、患者、药物研究者共同努力的成果。”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先生表示:在中国医药创新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罗沙司他新适应症得以快速获批,印证了中国创新药临床试验体系的进步与成熟,同时体现了中国医药创新实力的整体升级。”
资料来源:
1,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找到人体感知氧气的机制
2,罗沙司他获批用于非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全球首创新药扩大适用范围
3,与首席研究者和主编面对面:《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国重要临床研究暨罗沙司他中国Ⅲ期临床研究进展分享会现场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