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医学研究 - SCI论文标题三要素:研究对象、干预和对照、研究类别

发布时间:2017-11-14 22:59:03
作者:张科宏
来源:白话医学研究

论文的标题好比酒店的招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有没有人待见你的论文。今天我们用一正一反两个例子分析论文的标题应该怎么写。

第一个例子是今年五月发表在内科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一篇论文(doi:10.7326/M16-0713)。

标题是 - Triple Therapy Versus Biologic Therapy for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这个标题告诉我们几件事情。第一,研究对象是活动性类风关患者;第二,干预是三联疗法与生物制剂做了对比;第三,研究的性质是成本效益的分析。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楚。

第二个例子是今年11月8日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的一篇论文(doi:10.4103/0366-6999.217093)。

标题是 - How to Fill the Cavity after Curettage of Giant Cell Tumors around the Knee? A Multicenter Analysis

这个标题告诉我们这么几件事情。第一,研究对象是接受手术刮除的膝关节旁巨细胞瘤患者。干预是什么?不知道!

从这个标题里,读者可以看到,作者想说的是肿瘤刮除后留下的空腔怎么填塞。赶紧填还是慢慢地填?用劲儿填满、填死还是不要填得太紧?用水泥填还是用骨头填?

如果是骨头,谁的骨头?患者自己的,还是从别人尸体上拿来的?作者研究的到底是什么?标题里没说,要读者耐着性子往下看!

研究性质是什么呢?作者告诉读者,我这是一个“多中心分析”。是前瞻性临床试验?是队列研究?还是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作者没说,读者还得耐心往下看。

这两篇论文标题,一个清清楚楚,一个云山雾罩。从根源上考虑,是作者心态上的差别。内科学年鉴论文的作者珍惜读者的时间,尽量在第一时间把该说的事说明白,让读者读明白;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论文的作者没有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故事我就这么说,你好好听着,爱看不看。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