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英文热词解读:CBT
CBT的全称是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即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以及能够修正功能障碍的想法和行为。认知行为治疗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还要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认知行为治疗以其高效、科学和相对较低的复发率为大多数临床心理学家所青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心理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互联网技术
认知行为治疗有四种形式,分别是一对一治疗,小组治疗,自我书本诊疗和网络诊疗。其中,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多数是以网页文本的方式进行,同时结合治疗师在线指导的一种治疗方法。患者可以运用电子邮件和治疗师交流,也可以加入论坛与其它患者进行互动,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自行学习认知行为治疗的知识,并得到治疗师的在线指导、反馈和鼓励。互联网技术方便、省时的优点使得近年来网络认知行为治疗逐渐受到关注。
Joyable是一个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网络在线工具,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社交焦虑症。Joyable主要通过以下6个步骤来帮助患者。
1.和专业指导员交流:首先指导员会和用户会通话30分钟,或者通过短信、邮件交流。用户需要告诉指导员社交焦虑症如何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了,还有他对这段帮助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2.具体了解你的社交焦虑症:在指导员的帮助下,用户会发掘出一些使他们产生焦虑的场景或事件,明白焦虑症的诱因,以及认知行为治疗将如何帮助他们减轻症状。
3.学习关键技巧:在识别出引起社交焦虑的场景之后,用户将会学到一些实用技巧来帮助自己减轻、控制焦虑症。
4.自我挑战过程:学有所用!这一环节就是鼓励用户走进特定的社交场合,运用所学进行实践。
5.实现预期目标:实践活动由易入难,用户逐渐适应,从中获取自信,最终达成目标。
6.巩固所学:最后一个阶段,用户需要巩固所学技能,学会把认知行为治疗融入日常生活中,这样才能受益终生。
Joyable项目时长只有12周,每月收费99$。但是Joyable目前只针对于社交焦虑症,未来其目标是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来帮助用户解决强迫症、抑郁症等多种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历史
现代认知行为治疗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早期的行为治疗法(behavioral therapy)和60年代出现的认知治疗法(cognitive therapy)以及之后行为治疗法和认知治疗法的融合,这样才诞生了如今的认知行为治疗。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行为治疗法就已在美国、英国、南非被研究人员广泛应用。50年代中期Albert Ellis提出了今天著名的理性情绪行为治疗。60年代,Aaron T. Beck发展了认知治疗法,他曾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在当时,尽管早期的行为治疗法在神经症性障碍上颇有成效,但在治疗抑郁症类疾病时却鲜有成功。Albert Ellis和Aaron T. Beck这两种疗法都开始强调认知因素在心理治疗法中的重要性,并开始逐渐赢得行为治疗师的信赖。在早期实践中,行为治疗法和认知治疗法常常会被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究竟哪一种更加有效。80年代至90年代,两种疗法逐渐融合,对此贡献巨大的是发展惊恐性障碍疗法的Davis M. Clark(英国) 和David H. Barlow (美国)。
慢慢地,认知行为治疗不仅作为一种心理疗法而被大众接受,同时也已经成为所有基于认知心理疗法的涵盖性术语。
认知行为治疗的医学用途
l焦虑症
认知行为治疗对成人焦虑症非常有效。巴斯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在学校里传授认知行为治疗能够大大降低儿童焦虑症的发生率。认知行为治疗针对焦虑症时不得不提一个术语,那就是实体暴露疗法,也就是患者和引起其恐惧的物体(或活动、场景)面对面接触。比如,一名患有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的女性会在治疗师的陪同下前往创伤地点,重新面对。或者是一个惧怕公众演讲的孩子会被要求进行一次演讲尝试来克服内心焦虑和恐惧。证据显示,这样的疗法在焦虑症上卓有成效。
l抑郁症,精神分裂,心境障碍
抑郁症患者通常会有更多的消极观念,使他们产生认知偏差,认知偏差又促使他们产生更多的消极观念而不能自拔。认知行为治疗能够适应患者个体需求,对其心理实施某些干扰措施,比如纠正错觉和幻想。在长期运用中,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精神分裂、心境障碍等疾病的治疗有所帮助。
l其他疾病
有证据显示认知行为治疗对饮食紊乱症(神经性厌食或易饿症),酒精滥用,慢性下背痛,人格障碍,物质使用障碍,身体畸形恐惧症,强迫症,失眠,抽搐性运动障碍等疾病都十分有效。
认知行为治疗的特征
1.基于情绪反应的认知模型:认知行为治疗认为是人的认知引起相应的感觉和行为,而非像其他人、场景或事件这样的外部环境。其好处是我们能够通过改变思考的方式来转变行为或感觉,而并不需要环境随之改变。
2.持续时间短:相比其他形式的治疗,如精神分析通常需要花好几年的时间,认知行为治疗持续时间较短,平均来说只有16次(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所以患者从一开始就明白这不是一个无限制的治疗。
3.治疗师和患者共同的努力:治疗师努力找出患者失去生活目标的原因,他们倾听、传授、鼓励,而同时患者需要努力表达情绪,学习技能并学会运用。
4.接受和解决问题:认知行为治疗不是告诉患者应该如何感受,而是告诉患者很多时候无论他们愿不愿意都很有可能遇见不如意,认知行为治疗让患者学会如何平静地接受挫折,不只是追求良好的心态,而是尝试运用一切智慧、知识、资源来解决它。
5.运用苏格拉底问答法:治疗师运用这种方式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担忧。他们鼓励患者提问,如“我怎么觉得身边人都在嘲笑我”或者“他们是不是也在笑其他人?”
6.高效地引导:每一次的认知行为治疗都有特定的安排及预期目标。每次治疗都会传授专门的技巧和知识,治疗师不是告诉患者应该做什么而是如何做到。
7.家庭作业尤为关键:如果患者一周只花1个小时来思考认知行为治疗教授的技巧,那么要实现预期目标可能会耗费很长时间。这就是为什么治疗师会给患者布置阅读任务,鼓励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