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ll:T细胞与肿瘤的糖争夺战
    2015-06-01 22:09:38

    近日,刊登在《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项最新实验证实,癌细胞对糖的嗜好有可能给免疫细胞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当研究人员从重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处夺去糖时,细胞不再生成对抗肿瘤和某些类型感染的重要炎症化合物:γ-干扰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片1.jpg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T细胞可以进入到肿瘤中,然而不幸的是,它们往往无法有效地杀死癌细胞。缺乏生成γ-干扰素的能力有可能是导致它们不能杀死肿瘤的一个原因。而通过更多地了解糖代谢影响干扰素生成的机制,研究人员或有可能开发出通过增强T细胞功能来对抗肿瘤的新疗法。 相反,...
    Cell:T细胞与肿瘤的糖争夺战
  • 哪怕一天的空气污染都能增加中风风险
    2015-05-31 23:02:4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片1.jpg 一项大型研究综述发现,空气污染可显著增加中风的风险,即使只是短短一天也依然如此。 研究人员汇总了103项研究的数据,共计涉及28个国家中的620万例因中风住院和死亡病例。 这项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上的分析发现,除臭氧外,所有类型的污染物均与中风风险增加相关,且污染物水平越高,中风病例越多。 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颗粒物污染的日增加量与中风和入院的相应增加相关。暴露当天的相关性最强,不过,颗粒物的增加可造成较为持久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可引起血...
    哪怕一天的空气污染都能增加中风风险
  • 运动增加氧摄取——研究称每天运动30分钟 死亡率大减40%
    2015-05-30 22:59:02

    研究人员5月15日说,年长男性每周运动6天、每天30分钟,死亡风险就能比同龄的“沙发马铃薯”族群低40%。 台湾“中央社”5月15日引述法新社报道,研究人员表示,对于这个年龄族群的男性,只要少量规律运动,姑且不论密集程度,就能拥有和戒烟一样的益处。 研究结果来自挪威1项大型计画“奥斯陆研究”。 在这项研究中,医生们记录1923年到1932年之间出生的数千名男性,安排他们做健康检查,他们也自愿提供生活型态和运动资讯。 初始研究于1972年到1973年展开,针对近1.5万名男性做出第1份调查。 2000年时,还有1万2700人健在,研究团队针对同一群人重复调查,其中570...
    运动增加氧摄取——研究称每天运动30分钟 死亡率大减40%
  • 研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应对氧浓度行为调节机制
    2015-05-27 19:54:51

    《Nature Neuroscience》3月4日在线发表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报道了秀丽隐杆线虫应对环境中氧浓度变化的行为调节机制。这项研究帮助我们在了解动物的持续防御行为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 对所有生物而言,每时每刻都有一大堆的环境信息需要应对,因此其感知系统会进化产生相应的适应机制以对大多数环境刺激作出快速反应或忽略某些刺激。一些有害刺激能在很长时间内被生物所记住,但是,人们目前还不完全了解控制这种持续反应的调节机制。 在野外条件下,秀丽隐杆线虫有可能处于氧浓度变化差异很大的环境中。而在这样的环境下,这种线...
    研究发现秀丽隐杆线虫应对氧浓度行为调节机制
  • 研究发现活性氧簇(ROS)在再生过程中发挥积极影响
    2015-05-28 19:53:36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片1.jpg 近日,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蝌蚪如何再生尾巴时惊奇地发现,通常被认为对细胞有害的活性氧簇(ROS)在再生过程中发挥了积极影响,这对于研究人类创伤的愈合和再生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近期出版的《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 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相比,青蛙和蝾螈拥有非凡的再生能力,如果一只蝌蚪失去了它的尾巴,在一周之内就会再生出一个新的尾巴。曼彻斯特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愈合基础中心的恩里克·阿马亚和他的研究团队多年来一直试图更好地了解这一再生过程。 通过早期...
    研究发现活性氧簇(ROS)在再生过程中发挥积极影响
  • PNAS:光声成像新技术可实时检测单个红细胞的氧含量
    2015-05-26 19:51:19

    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以利用光和颜色实时测量单个红细胞中的氧气的新技术。这种名为“光声流氧照相术”(photoacoustic flowoxigraphy)的该技术可以最终用于检测氧气是如何被送到正常和病变组织的,以及各种疾病疗法如何影响了氧气向全身的输送。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发布在近期出版的《PNAS》上。 所谓光声成像是一种基于光声效应建立的混合模式生物/医学成像方法,这种技术不同于超声造影,利用了体内不同组分吸收性质的不同。譬如血红蛋白浓度的大小,组织血氧饱和度的高低,均会影响组织的光吸收能力,从而改变超声...
    PNAS:光声成像新技术可实时检测单个红细胞的氧含量
  • 熬夜=猝死吗?
    2015-05-25 22:39:07

    流言:近些年来,都市白领持续熬夜的猝死案例时有报道。精彩纷呈的世界杯比赛、引人入胜的电视剧,乃至加班工作都成为夺命杀手。那么,熬夜真的会导致人猝死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多熬夜的都市人群要怎样自保呢?真相:【百度知道提供】应该承认,持续熬夜不眠不休的确是一些人猝死的诱因。但是,熬夜并非猝死的根源所在,只有那些已经表现出心血管症状或者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熬夜才容易引起猝死。有猝死家族史的人更是熬夜猝死的高危人群。 应该承认,持续熬夜不眠不休的确是一些人猝死的诱因。熬夜猝死的人,大多数死于突发的心脏病。其原因是熬夜导致生物...
    熬夜=猝死吗?
  • 高考吸氧有市场,是否有用待证实——第一医院高压氧科助力中高考
    2015-05-24 21:33:19

    黑龙江新闻网齐齐哈尔5月23日讯(张鑫)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即将来临,广大家长和孩子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很疲惫,每位家长都不停地给孩子买保健品,增加营养,但是因为严重睡眠不足,学习压力大造成的疲惫、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的情况却得不到改善,这都是由于脑缺氧造成的,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帮助学生提高反应能力以及记忆力,在考试中发挥最佳水平,取得优异成绩呢。 人体的每个组成器官都复杂而精密,他们工作的十分协调、和谐、有条不紊,是因为他们都受神经系统“司令部—大脑”的统一指挥。大脑重量约1300克-1500克,仅占体重...
    高考吸氧有市场,是否有用待证实——第一医院高压氧科助力中高考
  • 中国学者在nature发文——发现线粒体“超氧炫”可预测寿命
    2015-05-23 16:50:06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片1.jpg 寿命是可以预测的吗? 日前,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 程和平课题组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董梦秋课题组在《自然》(Nature)报告称,3日龄秀丽线虫中线粒体“超氧炫”频率可以预测其寿命长短。 3日龄秀丽线虫中线粒体“超氧炫” 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胞器,掌管能量代谢、应激与细胞凋亡,同时也是细胞活性氧自由基生成的主要场所。早在1972年,Harman就猜想线粒体是驱动衰老生物钟的核心部件,提出了“线粒体衰老学说”,即细胞线粒体自由基损伤的累积导致机体的衰老。然而,这个学说却一直苦于没有合适手段来进行...
    中国学者在nature发文——发现线粒体“超氧炫”可预测寿命
  • 耳鸣与脑部活动关系首次展现
    2015-05-21 22:05:0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片1.jpg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最近发布公告说,该校人员参与的一项研究,首次清晰地记录了具有耳鸣症状的患者脑部活动状况。分析结果有望加深医学界对这一症状的认识,探寻新疗法。 纽卡斯尔大学和美国艾奥瓦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展了这项研究。发表在学术刊物《当代生物学》上的论文称,在大脑的几乎整个听力皮层范围内以及其他区域都发现了与耳鸣相关的脑部活动,这一发现打破了以往认为这类脑部活动仅限于很小范围的观点。 纽卡斯尔大学研究人员威廉·赛德利说,与耳鸣直接相关的脑部活动涉及非常广泛的脑部区域。相比而言,当病人...
    耳鸣与脑部活动关系首次展现